banner
新人

座前獠牙

狡兔三窟:typego.top
douban

《異度神劍3》竟然是一款反戰遊戲

你是一位 Markdown 翻译专家。在翻译过程中,你需要特别注意保持所有 Markdown 语法和标签的完整性,不改变 HTML 标签的功能,以确保翻译内容不会影响任何语法或标签的呈现。请遵循以下规则进行翻译:

  1. 识别和翻译文本内容:只识别和翻译 Markdown 中的纯文本内容,包括标题、段落和列表项中的文本。

  2. 保留标签和属性:遇到 HTML 标签(如

  3. 特殊语法处理:对于 Markdown 特定的语法(如链接、图像标签),只翻译描述性文本部分(如 alt text),不改变链接或语法结构。

  4. 保持格式不变:确保所有 Markdown 格式(如粗体、斜体、代码块)在翻译过程中保持不变。

  5. 你的任务是确保翻译内容既准确又不破坏原始 Markdown 结构和 HTML 标签的功能。请在翻译过程中仔细检查,以确保语法和标签的正确呈现。

  6. 你只能返回翻译后的文本,不能返回其他内容。

重要提示:只返回翻译后的文本,不要返回其他内容。

将以下文本翻译为繁体中文:

一款遊戲如何與一本書撞出火花。

靖國#

在《異度神劍 3》中有一個設定:兩勢力敵對,暫且稱它們為 A 國與 B 國,雙方士兵均只有十年壽命,且從出生那一刻起就要一直戰鬥,如果能存活下來,十年期滿,便可參加由女王主持的「成人儀式」,生命消逝,萬人敬仰。士兵們都以參加成人儀式作為自己的終極目標,且對敵國極度仇恨。

以上這些,我們可以稱其為靖國。只不過,天皇被換成了女王。

《靖國問題》中對於靖國神社如何影響日本人的生死觀做了生動地描寫,日本士兵出征前會約定在靖國相會,而當他們真的戰死(靖國神社會供奉所有戰死的日本士兵),天皇會在神道儀式下親自參拜,這對當時的日本民眾來講是莫大的榮耀,參加儀式的家屬都感激涕零,絲毫沒有悲傷,以至於當時的民眾都紛紛把自己的兒子送上戰場,並期望他們為天皇捐躯,算是光耀門楣。

關於當時日本社會對戰爭的瘋狂,還有一個例子,即「昭和烈女」井上千代子,為了讓丈夫不再有牽掛,積極為國捐躯,她在丈夫出征前夜自殺。

遊戲中的某些支線任務,也描繪了同樣的傾向,在玩家前往 11 號殖民地時(沒錯,遊戲內的據點被稱為殖民地),會碰到一群將戰鬥作為唯一意義,且不惜對隊友下手的人。

為誰送行#

遊戲中的另一個設定:雙方為了維持殖民地的生存,必須不斷奪取對方士兵的生命以吸取能量,而被殺死的士兵需要被「送行」才能安息。1 號男女主均為「送行者」。在遊戲開篇,便介紹了男主與眾不同的地方:他不但為己方士兵送行,也為敵方送行。前面提到過,雙方都互相憎恨,這種行為自然總是被其他人非議。

對應書中提到的問題,以上設定涉及了圍繞靖國神社的辯護與反對,辯護者稱,日本文化中對於死者都是極度崇敬的,且世界各地都有紀念本國烈士的傳統。作者則對此發表了反對意見:對於如何看待死者,日本歷史中不存在一種連續、穩定的態度(具體論證在此不贅述,重點在後半段),且即使存在某種傳統,也是對紀念所有戰死者,比如在萬曆朝鮮之役中,島津義弘立敵我雙方紀念碑。

確實如此,在我們較為熟悉的甲午戰爭、抗日戰爭中,日本曾為丁汝昌、張自忠樹碑。另外,靖國神社還有一個問題:只供奉軍人。現代日本還存有千鳥淵戰殁者墓苑、和平之基等地,用於紀念所有因戰爭而死亡的人。這裡就暴露出,靖國神社是為培育戰爭機器而存在的。

生命何為#

目前,遊戲我只玩到中期,但是從大大小小的任務以及對白基本可以判斷主旨:活著是幹嘛的。賦予主角「送行者」這一角色顯然也是想通過死亡探討生命。生命的有限性是人思考意義的重要起源,假如可以一直活著,就不用考慮來世,便難以產生宗教,也不會有祖先崇拜,因為它就在你面前杵著,有啥事直接問。遊戲中,主角一行通過破壞收集敵方生命的「命火之鐘」來解放殖民地,士兵因此失去了戰鬥的理由,有的人選擇歲月靜好,勤勞致富(如塔烏殖民地),有的人選擇實現夙願,戰鬥至死(如艾賽爾),還有的人狂熱不減(如 11 號)。我想,如果放到現實中,肯定還有不少人會做出另一個選擇:自殺。畢竟有時候,活著的理由等於活著本身。

不過,關於生命的問題,與每個主體緊緊相連,肯定不能指望一款商業遊戲能給出答案,以上設定放到日本動漫中也不新鮮,遊戲製作方八成也沒想那麼多。

終極巧合#

《異度神劍 3》的製作人與《靖國問題》的作者共享一個名字:高橋哲哉。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